塔里木油田
1月13日,三九的寒夜肃穆安静,华灯初上的大北处理站里几名穿着厚重红色工装、打着手电的石油工人,正在天然气管线前巡查着。
“天寒地冻的,尤其要注意电伴热和排污情况,以防发生冻堵,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,有能力排除的要立即排除故障,不能立即排除的要立即上报,务必要确保装置冬季正常运行。”路上,班组副岗阿不都巴克·艾山嘱咐着实习生冯天玉和陈金涛,鼻口周围是团团白色的“哈气”。
“每天将装置现场跑一遍,这样我心里才踏实。”坚守岗位的副站长王盼像平常一样戴好棉工帽,从设备运行到员工工作交接情况,井然有序地安排好夜班的生产工作,并反复叮咛着岗位员工,注意安全。
俗话说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,大北的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30摄氏度,可在第三套脱水脱烃装置异常处理现场,班组员工和维修人员拿着工具认真处理着,他们脸颊冻得通红、手指冻得僵硬,每一次呼吸,都能感受到一股股寒气。员工们紧密配合,经过拆卸、清理……直到装置恢复正常运行。
寒冬的夜晚,大北处理站的装置前、管线旁,一个个保供的身影满怀炙热之心守好漫漫长夜。(陈士兵 白玉 摄)
西南油气田
远在重庆市开州区大山里的井站员工张晓云,正冒着风雪按照调度指令进行开井操作。
重庆气矿开州作业区在入冬前就组织技师工作室专家提前介入,对5座配气站开展拉网式排查,着力解决民用气管线水合物冰冻堵塞。
截至1月16日,开州作业区12天累计供气900万立方米,较去年同期增加13%。(郑元涛 程红 摄)
新疆油田
岁末年初,随着寒潮来袭,气温骤降,国内天然气需求不断增加。
我国最大天然气储气库——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迅速启动调峰保供应急预案,按最大调峰能力开足马力安全高效采气,干部员工顶风冒雪,坚守一线,全力确保生产装置平稳运行。
截至1月17日,已累计采气83天,第八周期累计采气19.19亿立方米,同比第七周期采气超7.67亿立方米,有力保障了北疆和西二线沿线城市用气需求和千家万户温暖过冬。(宋鹏 薛梅 摄)